托克托路面瀝青公司
多碎石瀝青混合料是采用較多的粗碎石形成骨架,瀝青砂膠填充骨架中的孔隙并使骨架膠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瀝青混合料形式。具體組成為:粗集料含量69%~78%,礦粉6%~10%,油石比5%左右。經幾條高等公路的實踐證明,多碎石瀝青混凝土面層既能提供較深的表面構造,又具有傳統(tǒng)Ⅰ型瀝青混凝土那樣的較小空隙及較小透水性,同時又具有較好的抗形變能力(動穩(wěn)定度較高)。換言之,“多碎石瀝青混凝土既具有傳統(tǒng)Ⅰ型瀝青混凝土的優(yōu)點,又具有Ⅱ型瀝青混凝土的優(yōu)點,同時又避免了兩種傳統(tǒng)瀝青混凝土結構形式的不足。”
瀝青硅混合料中摻人一定量的堿性礦粉,對瀝青硅的整體質量會有很大提高,使混合料級配,油石比更趨于合理,瀝青與礦粘聚力增大,壓實后的路面可達到密實度,防水性能好,防止路面瀝青氧化失去粘聚作用。因此,瀝青鹼在設計上應含有一定量的堿性礦粉。在實際攪拌工藝中,也必須按設計數(shù)量投入相應的礦粉。所以,各瀝青硅生產單位更應重視這個問題。
瀝青混凝土面層是鋪筑在半剛性的基層之上,基層的強度、平整度、彎沉的大小,對瀝青混凝土面層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提供一個平整、干凈、有足夠強度的工作面是必須的?;鶎由厦嬉獮⒉家欢〝?shù)量的透層油一般是陰離子乳化瀝青,其用量為0.9~1.0L/m2,瀝青混凝土各面層之間要灑布粘層油,一般采用PCR型快裂陽離子改性乳化瀝青,用量:0.3L/m2。
瀝青路面施工縫處理的好壞對平整度有一定的影響,通常連續(xù)攤鋪路段平整度較好,而接縫處較差。因此,接縫水平是制約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處理好接縫的關鍵是切除接頭,用3m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以攤鋪層面直尺脫離點為界限,用切割機切縫挖除。新鋪接縫處采用斜向碾壓法,適當結合人工找平,可消除接縫處的不平整,使前后兩路段平順銜接。
托克托路面瀝青公司
瀝青路面是由瀝青混凝土鋪筑而成,瀝青混凝土主要由瀝青、集料、礦粉和外添劑等材料組成。其中集料是由一定級配的石料構成,而瀝青路面結構強度一方面取決于瀝青材料跟集料之間的粘結強度,另一方面則由集料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根據集料級配的不同,瀝青混合料有三種基本結構:懸浮密實、骨架空隙、骨架密實.大空隙排水路面屬于骨架空隙結構,由于細集料的數(shù)量較少,粗集料之間不僅緊密相連,而且有較多的空隙。這種結構的瀝青混合料的內摩阻力起重要作用,因此,瀝青混合料受瀝青材料的變化影響較小,穩(wěn)定性較好。
60年代的德國交通十分發(fā)達,根據本國的氣候特點(夏季氣溫20℃左右,冬季不太冷),習慣修筑“澆筑式瀝青混凝土”路面。這種結構中瀝青含量12%左右,礦粉含量高。使用中發(fā)現(xiàn)路面的車轍十分嚴重,另外當時汽車為了防滑的需要,經常使用帶釘?shù)妮喬?包括歐洲一些亦如此),其結果是路面磨耗十分嚴重(1年可減薄100px左右)。為了克服日益嚴重的車轍,減少路面的磨耗,公路工作者對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進行調整,增大粗集料的比例,添加纖維穩(wěn)定劑,形成了SMA結構的初形。1984年德國交通部門正式制定了一個SMA路面的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SMA路面結構形式基本得以完善。這種新型的路面結構先后在德國、歐洲一些逐漸被推廣、運用。90年代初,美國公路界認為其公路路面質量不如歐洲的路面質量好。經考察發(fā)現(xiàn)存在兩個方面的差距:①在改性瀝青的運用上;②在路面的結構形式上(即SMA)。1991、1992年開始加以研究、推廣SMA這種結構形式,典型的是:1995年亞特蘭大市為舉辦奧運會對公路網進行改建和新建,全部采用了SMA這種結構形式做路面。
瀝青路面因為其優(yōu)良的路用性能而得到廣泛的應用。瀝青路面結構主要由面層、基層和路基組成,其中基層和路基材料的路用性能跟含水量密切相關。常規(guī)瀝青路面是需要有很好的密封性能的,以防止水分侵入道路結構的基層和路基對路面結構造成損壞。有一種大空隙路面結構,因為大空隙的存在,雨水是可以通過瀝青面層的,這種路面擁有排水性能、優(yōu)良的抗滑性能和降噪功能等。
橡膠瀝青是先將廢舊輪胎原質加工成為橡膠粉粒,再按一定的粗細級配比例進行組合,同時添加多種高聚合物改性劑,并在充分拌合的高溫條件下(180℃以上),與基質瀝青充分熔脹反應后形成的改性瀝青膠結材料。橡膠瀝青具有高溫穩(wěn)定性、低溫柔韌性、抗老化性、抗疲勞性、抗水損壞性等性能,是較為理想的環(huán)保型路面材料,目前主要應用于道路結構中的應力吸收層和表面層中。
橡膠瀝青經過50年的應用,形成了兩個成熟的級配混合料產品系列。與常規(guī)瀝青混合料相比,橡膠瀝青混合料擁有較高的瀝青用量(7.5%左右)。
托克托路面瀝青公司